返回

大明: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47章 陷阱深挖,旧计重施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在县衙偏厅,朱允熥端坐于桌首,地方的乡绅领主们到齐后,皆向朱允熥行礼,以示对这位皇太孙的敬意。

    朱允熥微笑起身,示意大家不必多礼,安心落座。

    孙老面带笑容,看向朱允熥的目光中深藏着寓意。

    他总觉得在这场较量中,即使朱允熥似是握有一些筹码,但孙老坚信,最终仍是朱允熥败下阵来。

    因此此刻的他心满意足,觉得自己已赢得了一场重大胜利。

    而朱允熥却懵懂地邀请他们前来共进晚餐,商讨应对所谓灾荒之事。

    孙老想起此事便觉好笑,其他乡绅领主大多已明了,所谓旱灾,不过是孙老精心策划的计谋。

    当然,他们与孙老,立场始终一致……

    因此,他们决不允许真相大白,因这于他们有利可图。

    他们手中握有丰富的谷物,一旦谣传成真,民众抢购粮食,他们便是获益者,故而自然站在孙老这边。

    于是,他们此刻望向朱允熥的目光中,充满了嘲讽与微妙的轻蔑。

    殊不知,这一切早已在朱允熥的掌控之中。

    众人落座后,朱允熥佯装一无所知,开口道:

    “今日请诸位前来,是要共商一件大事。想必大家已有所耳闻,近来民间流传,河口县即将遭受旱魔侵袭。”

    孙老闻言顿时一笑,心中暗想,这事还能有谁不知道?这荒诞不经的谣言正是他一手策划的。

    而朱允熥接着说道:

    “经过这段时间县府的调查,此事不得不信。毕竟今年的气候异乎寻常地炎热,不少溪流河道的确干涸。

    尤其是我们河口县,许多池塘一夜之间水尽干涸,由此可见气候之异常,干旱的可能性极高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神明也有预兆显现,曾给出警示,暗示将有旱灾降临。多位民间有影响力的修士与僧侣也纷纷预言干旱将至。

    据此看来,干旱之事,确有可能成为现实。”

    眼见朱允熥神色严肃地说着,孙老低下头,强忍笑意。

    他已确信,朱允熥真是个天真之人,竟然被他自己编造的谎言所蒙蔽?

    这使得孙老不禁对朱允熥的智慧感到忧虑。

    他甚至开始质疑,以往关于朱允熥的所有传说,是否确有其事?

    会不会是为了提升朱允熥的声望,特意制造的舆论?

    这确实并非无稽之谈。

    朱允熥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本宫对此事极为关注,故请诸位前来,共商应对即将可能发生的旱灾之策。”

    朱允熥话音刚落,便望向那些乡绅地主。只见孙老与其他人心照不宣地交换眼神,竭力隐藏内心的得意与笑意。随后,孙老开口道:

    “殿下,这关乎极有可能发生的旱灾,我们这些乡绅地主也是十分重视。

    为此,我们倾尽全力,将手中的粮食投入市场交易。虽价格可能略高,但也无可非议,毕竟珍稀之物自然价值不菲。

    况且,当前的情势你也清楚,粮价并非我们所能左右,市价如此,我们无法阻止其上涨,只能随之调整。

    不过尽管价格上涨,百姓仍能负担得起。他们购买粮食,足以应对这场灾祸。”

    在遥远的奇幻国度里,孙老,一位狡猾的智者,讲述着令人难以信服的道理。对于众多平凡的民众而言,用金币购买粮食的确能帮助他们在灾厄中求生,即使灾难降临。

    然而,这代价过于沉重,粮食的价格被哄抬得离谱。

    众多在田野劳作的乡亲们,一年辛勤耕耘,却几乎无法存下任何金子,又怎能负担得起如此高昂的粮价呢?

    他的言辞,不过是为了高价出售谷物找寻借口罢了,同时也封住了朱允熥要求降价的可能。

    朱允熥并未反驳,而是借机继续道:

    “言之有理,许多人家的确有能力购买粮食,即使价格昂贵也能承受。但仍有贫苦之人无力购买,这就需要王国的援助。

    因此,我召集诸位,打算举办一场粮食捐献的盛会。

    希望在座的各位乡绅领主、富商或粮商,为预兆中的干旱饥荒,慷慨解囊,捐赠些许金银与粮草。”

    孙老闻言,皱起了眉头,他自以为洞悉了朱允熥的意图。

    他推测,朱允熥或许是想让他们这些乡绅领主主动献出金币。

    然而,这并非他们所愿,却又不便直言拒绝。

    孙老暗自冷笑,觉得朱允熥太过年轻,竟以为召集众人讨论粮食捐赠就能解决他们制造的假象般的饥荒?

    他眼珠转动,随即开口:

    “殿下,面对天谴与人祸,我们作为地方的乡绅领主,理应贡献微薄之力。

    为民众捐赠粮食是我们的责任。只是,此刻似乎尚非其时,毕竟灾祸尚未降临。

    一旦灾情出现,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捐献。到时候如有真正的饥荒,我愿意捐出一万斤的粮食。”

    这位

第247章 陷阱深挖,旧计重施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